【读书分享】金字塔原理——报告怎么写

        工作中报告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形式,只要我们做事有行动有过程就都会在最后或阶段性输出一份报告,既是对过程或事件的记录,又是对结果的整理,思考与总结。但是报告应该怎么写呢?只是对测试过程的描述,对调查结果的罗列吗?显然不完全是。虽然不同的报告有不同格式,但是报告的目的都是传达给读者一个思想或结论。
        结论怎么写才能清楚明白?怎么才能让读者按照作者的思路去理解作者的思想?最近从在读的《金字塔原理》找到一点方法,分享出来和大家一起学习。
1.序言的结构激发了我的写作动力,明确了写作的目的和方法,让我忍不住想要尝试;
2.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除了基本的方法套路还要有实际操作执行。
3.学会了金字塔思维,可以做到一分钟讲清楚你的需求,也可以用一天时间讲述你的需求,完全取决于你的思想展开程度。

        为什么序言可以激发写作动力,明确写作目的和方法?一开始我基本没有序言的概念,看过这本书后发现序言就是写文章的动力与目的啊!因为按照序言的结构:背景->冲突->疑问->答案->抽象主题来思考后,我就想清楚了为什么写一篇文章,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以及怎么开始写。从读者视角写文章,可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,明确写作的逻辑性,让文字更有条理,不重不漏,突出重点。以上述所写内容为例,我们来具体感受下序言的结构是什么意思。
背景就是没有争论的,和读者达成共识的内容如:报告在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。冲突和疑问就是:这么重要的工作内容如何来实现呢?答案就是金字塔原理。具体的实现方法可以找原书读一读,我会在文章最后附上金字塔原理的定义以及基本结构,在此我仅作抛砖引玉,谈一点我的感受。

        我对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理解更深了。我在读《金字塔原理》这本书时,我就觉得太好了,有方法了,知道报告该怎么写了,于是我就在工作中按照这个套路来写报告,正好最近有个案子刚debug完,需要写验证报告,我就按照刚学的序言结构,先从背景也就是这个bug写起,然后直接写结论。让读者产生为什么这个措施就可以解这个bug的疑问,然后我在正文里通过演绎推理的思路,图文解释了原因,因为是演绎推理,最终还是要明确一开始的结论。很满意发出来,结果读者并没有注意开头的结论,因为要做到开篇简洁明了,让读者一开始就心中有数,我大概写了两三句就结束了。但是读者没有注意到开篇的中心思想,但想要知道结论还是耐着性子看完了,最后也找到了结论,这就和我的写作目的相悖了。根据反馈,我对开头的结论做了高亮和加粗处理,这样读者就可以一眼看到结论,如果有兴趣、有时间可以继续读正文详细内容,感觉结论和预期一致不看正文也可以,这样写作目的就达到了。所以学以致用是很重要的。

        关于第三点是我读《金字塔原理》的原因,是因为我在读另一本书时,作者多次提起金字塔思维,当你和领导或客户或投资人阐述你的需求或思想时,按照从上到下,结论先行的逻辑结构表达,你就可以将谈话内容控制在一分钟讲完,也可以一天讲完。因为先表达的每一个结论都是对后续所有内容的抽象总结。你可以讲完金字塔尖的核心思想就结束,也可以从上到下详细展开每一层思想,娓娓道来也没问题。

        以上就是我读《金字塔原理》前几章的一点心得,分享出来希望可以为你提供一点帮助。
最后补充下什么是金字塔原理,它是一种重点突出、逻辑清晰、主次分明的逻辑思路、表达方式和规范动作。它的基本结构就是:结论先行,以上统下,归类分组,逻辑递进。先重要后次要,先总结后具体,先框架后细节,先结论后原因,先结果后过程,先论点后论据。

作者:赵洁

返回列表